同义词:冠海雀一般指冠扁嘴海雀
名称类别:
【中文名称】冠扁嘴海雀
【拉丁学名】Synthliboramphus wumizusume
【命名者及时间】Temminck, 1835
【英文名称】Japanese Murrelet
【科属分类】脊索动物门、鸟纲、鸻形目、海雀科
冠扁嘴海雀(学名:Synthliboramphus wumizusume):小型海鸟,具小型海雀的典型特性。体长26厘米。嘴、脚铅色。夏羽前额和头顶羽冠黑色,眼周一圈白色。头后部和枕白色,后颈黑色。背石板灰色,喉和胸侧黑色,其余下体白色。冬羽头顶羽冠较短,后枕中部石板灰色。
是海洋性鸟类,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和沿海岛屿。非繁殖期栖息于沿海近海海面上,常成小群活动。以小鱼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叫声似尖厉哨音。主要分布于日本及附近海域,迷鸟至萨哈林岛等。
形态特征:冠扁嘴海雀的嘴小侧扁极短、额、头顶青黑,颊及上喉灰色。背、肩和翅上覆羽暗灰色,后颈基部及两侧深黑褐色,其上散布长形白色丝状羽,它们的分布上达颈侧。眼上部头侧有白色条纹延至上枕部相交。上体暗灰色;下体白色;两胁黑褐色。仅夏季具凤头,并为黑色尖形。夏羽除眼圈及头顶后部和枕为白色外,整个头部包括颏、喉和冠羽以及后颈黑色,羽冠通常由6-7厘米长的窄羽构成;冬羽似夏羽,但冠羽变短,枕部及后颈的中央暗灰色,冬羽大体似扁嘴海雀,但头部的黑白色分布不同。成鸟冬羽为羽冠缺如或较短;头顶黑色,两侧各具一条宽的白色带斑;枕部中央与后颈中央暗灰色;余羽与夏羽相似。
幼鸟与成鸟冬羽相似。
虹膜褐黑色,嘴灰白色,脚黄灰色。
大小量度:体长240-260毫米,嘴峰16-19毫米,翅120-130毫米,尾32-37毫米,跗蹠24-27毫米。
相似种扁嘴海雀头上无冠羽,眼后上方有像眉纹一样的白纹,头顶和枕不为白色。
栖息环境:为海洋性鸟类,具小型海雀的典型特性。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海岸和沿海岛屿。非繁殖期栖息于沿海近海海面上。
生活习性:在中国为偶见迷鸟和冬候鸟。常成小群活动。频繁的在水面游泳和潜水。遇到危险时则潜水而逃。沉水较低。下潜前先把水弄干净。飞行低且直,短距离后很快又落到海面。上岸时大致呈直立式,状如企鹅,是趋同进化的结果。善于游泳和潜水,一般能潜入水下10米以上。主要以海洋无脊惟动物和小鱼为食。通过在水面游泳捕食,也通过潜水捕食。
游荡:中国台湾岛。
繁殖于日本伊豆半岛、神子元岛、伊豆诸岛、山口县、福冈县等沿海岛屿。冬季游荡到北海道、九洲、冲绳、朝鲜和萨哈林岛。
繁殖方式:繁殖于海鸟和海岸上。每窝产卵2枚,卵黄褐色或白色、被有灰色或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2-56毫米×33.6-36毫米,平均53.37毫米×35.05毫米。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8年 ver 3.1——易危(VU)。
种群现状:该物种遭受与商业和渔业的相互作用。估计公海流网捕渔业致使物种的总死亡率占世界总量的很大比例(Piatt和Gould 1994)。 1990年至少有98只冠扁嘴海雀被杀,1991年可能有40-160只死亡。漂网中成鸟的估计年死亡率(24-250)将相当于繁殖数量的1-10.4%。 1992年国际水域停止刺网渔业可能减少了被网捕的影响,但日本320公里的专属经济区仍然可以进行刺网渔业(Piatt和Gould 1994)。
已知该物种易受大鼠的捕食。 1987年,在高野岛发现了145只冠扁嘴海雀的遗骸,这些鸟显然已经被老鼠杀死(Takeishi 1987,Ono 1993)。估计总死亡率为414只。在1987-1988年根除大鼠之前,已经有褐鼠进入一些筑巢群并几乎灭绝了冠扁嘴海雀的种群。然而,渔民登陆造成了老鼠重新引入的持续威胁,老鼠于2006年被重新引入,然后可能第二次进行对冠扁嘴海雀的根除。该物种也易受猫科动物捕食,并且有些群落就能够看到暴露的猫。韩国马罗岛(Marado)是一个受欢迎的旅游景点,据信,在马罗岛上,猫每年至少杀死30只鸟(S. Chan pers.comm。2015)。然而,岛上其他掠食者的存在已得到证实,因此死亡可能不仅仅由猫造成(K. Otsuki pers comm.2015)。
以前,石油泄漏发生在该物种生活的范围内。 1997年纳霍德卡漏油事件是日本沿海地区最大的油轮泄漏事故之一,在三国的沿海地区释放了近6200公斤的石油(丰田章男和稻垣2000)。海上石油的定期接触水平可能使威胁持续存在,但仅限于特定时间的少数冠扁嘴海雀。迄今尚未记录因石油泄漏造成的人口迅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