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脖颈槽蛇(学名:Rhabdophis subminiatus):为游蛇科颈槽蛇属的爬行动物,俗名野鸡项、红脖游蛇、扁脖子,属后毒牙类毒蛇。体型中等大小,全长约77-95厘米。头背草绿色,上唇鳞色稍浅,部分鳞沟黑色;头腹面污白色。躯干及尾背面草绿色,颈区及体前段鳞片间皮肤腥红色;躯干及尾腹面黄白色。头颈区分明显,颈及体前段背正中两行鳞片并列,个别无颈槽;眼较大,瞳孔圆形。上颔齿23-25枚,最后2枚骤然增大,与其前方齿列间有一间隙。
常在河谷坝区的水稻田、缓流及池塘中活动捕食。白天活动,多发现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主要以蛙类为食。分布于中南半岛、中国、印尼和尼泊尔等国。
- 红脖颈槽蛇
- Rhabdophis subminiatus
- 红脖游蛇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爬行纲
- 有鳞目
- 原蛇亚目
- 游蛇科
- 游蛇亚科
- 颈槽蛇属
- 红脖颈槽蛇
- 2亚种
- Schlegel, 1837
- Tropidonotus subminiatus
- Rhabdophis subminiata
- Natrix helleri
- Natrix subminiata subminiata
- Natrix subminiata helleri
- Natrix hongkongensis
- Nartix subminiatus siamensis
- Red-necked Keelback
形态特征
红脖颈槽蛇体型中等大小,全长雄性(770+203) 毫米,雌性(945+190)毫米。头背草绿色,上唇鳞色稍浅,部分鳞沟黑色;头腹面污白色。躯干及尾背面草绿色,颈区及体前段鳞片间皮肤腥红色;躯干及尾腹面黄白色。
头颈区分明显,颈及体前段背正中两行鳞片并列,其间形成“颈槽”,明显或不明显,个别无颈槽;眼较大,瞳孔圆形;鼻间鳞前端较窄;颊鳞1枚;眶前鳞1枚,眶后鳞3(4),个别为2枚;颞鳞2+3或2+2,个别标本一侧的前颞鳞为1或3;上唇鳞8, 2-3-3式,个别为3-2-3式,少数标本一侧为9, 3-3-3式;下唇鳞10,前5枚切前颔片,个别标本为9,前4枚切前颔片;前后颔片长度约相等或个别标本后颔片较长,左右后颔片为3-5枚小鳞局部分开或完全分开不切。背鳞19-19-17行,全部具棱或两侧最外各一行平滑;腹鳞147-184枚;肛鳞二分;尾下鳞双行,62-97 对。上颔齿23-25枚,最后2枚骤然增大,与其前方齿列间有一间隙。
栖息环境
栖息于海拔垂直分布范围,沿海低地(中国海南与香港)至850-2250米(滇西高原)。主要生活大1600米以下的中低山,常在河谷坝区的水稻田、缓流及池塘中活动捕食。生活习性
树栖,穴居。白天活动,多发现于农耕区的水沟附近,主要以蛙、蟾蜍、蝌蚪为食,也吃小鱼、昆虫、鸟类、鼠类。该蛇分布广,适应性强。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文莱达鲁萨兰国、柬埔寨、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爪哇、加里曼丹、苏门答腊)、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马来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香港,海南,四川,贵 州,云南等省。
繁殖方式
颈槽蛇为卵生,每年6-7月间产卵,每次10枚-15枚,平均卵径20×11毫米,有时雌蛇怀卵数多达40-83枚。孵化期为29-50天不等。初生的幼蛇体长15-17厘米。
亚种分化
中文名称 | 学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
1 | 红脖颈槽蛇北方亚种 | Rhabdophis subminiatus helleri | Schmidt,1925 |
2 | 红脖颈槽蛇指名亚种 | Rhabdophis subminiatus subminiatus | Schlegel, 1837 |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繁殖力较强,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相关研究
红脖颈槽蛇属于所谓“无毒的”蛇类,即那些没有所具的典型的毒器的蛇类,它们中也有具有与毒蛇的毒腺相似的腺体,即称为杜福诺氏腺体(Duvernoy′Sgland)。且不同的毒腺具有不同的毒性作用,表现为出血不止、溶血、呼吸困难、肾损害等。杜氏腺分泌物主要具有凝血酶原激活物、蛋白水解酶和出血活性物质,具有突触后神经毒直接纤溶组分和/或含有不同强度的PLA2活力等活性成分。杜氏腺液体作用于小鼠所产生的病理特征与注射蝰科蛇毒的特征相似。
这种蛇在远隔喉咙的后面存在毒牙,在其基部便是腺体的出口。由于这种腺体的解剖学的位置,它只能猎取较小的动物。对人来说,只有当这类蛇咬着手指,蛇的下鹗向前推动,分泌的毒素向伤口注入时才会发生危险。它碰到人时先是恐惧,只是当它感到受威胁时或受到激动时才咬人。受伤者在伤口四周有较重的皮下充血,在几小时后失去知觉,并出现肾损伤。几天后才死亡。从尸体解剖发现所有器官出血,以及在微血管出现纤维蛋白血栓。
研究发现,该蛇上颌齿最后2枚骤然增大,具坚固而无沟的牙齿,与其前方齿列问有一问隙,属后毒牙类毒蛇。然而,学术界过去一直把该蛇视为无毒蛇,1974年出版的《中国的毒蛇及蛇伤防治》一书,明确定为无毒蛇…,1998年12月出版的《中国毒蛇学》(第2版)亦未把红脖颈槽蛇列入毒蛇分类。
1992年广西医科大学发现第1例红脖颈槽蛇咬伤中毒引起血液失凝,伤口流血不止的病人。随后至2007年共陆续发现7例被红脖游蛇咬伤引起血液失凝,严重伤口流血不止的病人。其中有3例继发脑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
红脖游蛇属游蛇科游蛇属,毒牙无沟、无管,但呈利刃状似应称之为利牙。利牙类毒蛇的毒牙着生在口角内侧上颌的后端,毒牙短,且毒腺不发达,分泌量少,咬人时很难用毒牙咬到人体,除非被咬物被深深纳入口内,否则难以触及利牙,因此,通常不易造成中毒。该蛇的毒素为血液毒素,一旦进入人体即可引起血液失凝,完全脱纤维蛋白状态。
血液学检查试管法凝血时间均明显延长,普通试管里血液未能凝固;PT、APTT和T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明显减少,基本检测不出,3P阳性和D-二聚体增加,呈脱纤维蛋白原血症状态。毒蛇伤可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血液学方面的改变,但毒蛇咬伤常出现实验室血液学检查非常典型而临床症状较轻的矛盾现象。这种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类DIC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