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哺乳动物 > 偶蹄目
偶蹄目
偶蹄目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2

偶蹄目.jpg

偶蹄目学名Artiodactyla )也被表述为 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是哺乳动物的一个大型分支。陆生种类四足通常各有四趾或二趾,趾甲特化为状的角质蹄,因每足的蹄甲数为偶数(四二),故称偶蹄目。

偶蹄目源自 5000 万年前始新世踝节目,演化至今已成为哺乳类中最繁盛的家族之一。现存 300 余种,可分 4 亚目胼足亚目骆驼羊驼类)、猪形亚目西猯)、反刍亚目鹿 等)、河马亚目(鲸豚类与河马)。

近年来古生物学遗传学研究都强烈支持鲸类起源于偶蹄目,由陆地上的原始偶蹄类进入水中生活演化而来。DNA序列检测显示,与河马亲缘关系最近的动物是鲸类,而非其他陆生偶蹄类,同时河马、鲸类比猪和骆驼更接近反刍亚目,鲸类显然是偶蹄目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传统的形态学分类将鲸豚类单列为鲸目Cetacea),独立于偶蹄目之外,这使得偶蹄目被定义为无效的并系群,因此现行分类将鲸目归入偶蹄目,旨在构建一个完整的、有效的单系群

陆生偶蹄类为植食性杂食性,以植物茎叶、根、果实和小型动物、残骸腐肉等为食;水生偶蹄类(鲸)为肉食性,捕食乌贼甚至海兽

命名:偶蹄目由 19 世纪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Richard Owen)在 1848 年命名,“Artiodactyla”来自古希腊文ἄρτιοςártios,意为偶数)和 δάκτυλοςdáktylos,意为手指,脚趾)。

演化历程:偶蹄动物由古新世踝节目动物进化而来,约从始新世开始分化,中新世上新世是其进化的重要时期。早期偶蹄目中虽然有些较成功的类群,但总体上并不繁盛,中新世以来生态位日趋显著,到现代则占据压倒性的绝对优势,无论种类、数量还是分布上,均远远超过其他现存的有蹄类

早期偶蹄动物形似现代的鼷鹿:小巧、腿短、取食植物茎叶。4600 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偶蹄目的 4 亚目已经开始分化,但它们并未占据生态主导地位,时值奇蹄目的兴盛期,偶蹄目只能占据一些边缘生态位艰难繁衍。然而,偶蹄目在此时开始进化出复杂的消化系统,从而能够依靠劣质食物为生。

始新世开始出现草。中新世全球气候变得干燥少雨,大量雨林枯亡,草原开始发育,并向全球蔓延开来。草本身是一种很难消化的食物,而拥有复杂消化系统的偶蹄目能有效利用这种粗糙、低营养的食物。新近纪以后偶蹄动物取代了奇蹄动物的生态位,成为食草动物的主体。

分子系统学研究表明,鲸目起源于偶蹄目,与河马为姐妹群,因此未包含鲸类的偶蹄目是并系群(即部分演化支被归入其他类群)。学界基于此修订了原有的分类系统,将偶蹄目和鲸目合并为单系 鲸偶蹄目Cetartiodactyla),但在描述非鲸类的偶蹄动物时,惯用的称法依然是偶蹄目(Artiodactyla)。

鲸与河马的最近共同祖先,是 5900 万年前由反刍动物分化出的半水生杂食动物,其中一支在 5400 万年前的始新世从南亚等地入水生活,逐渐演化为完全水生的鲸类,并扩散至全球各大海域,部分种类还进入内陆河流及湖泊。在物种进化史上,一切脊椎动物均由 3 亿年前海洋中的鱼类演化而来,鲸类祖先在离开海洋 2.5 亿年后重返海洋,被称作二次入水,是进化史上一次罕见的重大转折事件。

河马的起源尚不明确,已知最早的化石是在肯尼亚发现的肯尼亚河马属(Kenyapotamus),生活在 1600800 万年前的中新世,相隔鲸类的分化有 3000 年的化石空白期。始新世中期出现的石炭兽科与河马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是否为河马的祖先仍未得到公认。

下级分类:

综述

胼足亚目曾被视作反刍亚目的近亲,因为它们体形相似,且都有反刍习性(尽管消化系统不同),但分子学的研究显示胼足亚目更接近偶蹄目进化树的根部,是现生偶蹄动物中最早分化的一批。胼足亚目曾非常多样化,无防兽科、岳齿兽科、剑齿兽科等史前类群都被归于此,唯一繁衍至今的是骆驼科,约在 4620 万年前始新世中期发源于北美,上新世扩散到亚洲、北非和南美,现存 3 7 种,其中 4 种为家畜。

猪形亚目现存两支:旧大陆猪科新大陆西猯科。该亚目曾被分为古齿兽下目、弯齿兽下目 猪下目,其中弯齿兽下目是基于河马建立的,收纳了河马科与史前的石炭兽科等,然而DNA测序表明河马及其古代亲系更接近鲸类和反刍亚目,因此 3 个下目的分类是无效的。猪形亚目的典型特征是躯干和四肢粗短,头大且鼻吻部较长,适合发掘地下的食物;尾短小;体毛短而硬,头顶至颈背部、双耳及尾端具鬃毛犬齿发达且终身生长,成年雄性的上犬齿往往会突出嘴外,是打斗时的利器。常在泥水中打滚以避免寄生虫的侵扰,同时缓解炎热。

反刍亚目拥有相当复杂的消化系统,是进化程度最高的陆生偶蹄目,也是偶蹄目中最繁盛的一类,现存 6 科:鼷鹿科长颈鹿科叉角羚科鹿科麝科牛科(洞角科),其中牛科是偶蹄目中最大的科。这些科被划归 2 个下目:鼷鹿科是反刍亚目中最基底的一支,隶属 鼷鹿下目;其他 5 科均属 有角下目5 科中除麝科外,头上均有双角,但鹿科仅雄性有角(唯一的例外是驯鹿,两性都有角),部分牛科也只有雄性有角。

鲸河马亚目包含鲸下目凹齿下目。鲸下目现存约 90 种鲸豚类,分属 2 个小目,须鲸小目现存 4 科:露脊鲸科、新须鲸科(或小露脊鲸科)、须鲸科灰鲸科齿鲸小目现存 9 科:抹香鲸科、小抹香鲸科(侏儒抹香鲸科)、恒河豚科(淡水豚科)、喙鲸科(剑吻鲸科)、亚河豚科、拉河豚科、海豚科鼠海豚科、独角鲸科(一角鲸科),另有 1 单型白鱀豚科,被认为已于 21 世纪初灭绝。凹齿下目 仅存 河马科,含 2 2 种。

偶蹄目.jpg

列表

注:列表自偶蹄目往下逐级显示,具体到级,科级位置未定者,具体到级。列表仅收录狭义的偶蹄类,未显示鲸豚类(鲸下目)的分类情况。符号“†”表示已灭绝,“?”表示有疑问。

偶蹄目 Artiodactyla(或 鲸偶蹄目 Cetartiodactyla

†Antiacodontidae

河猪科 Choeropotamidae

丽猪科 Leptochoeridae

1 胼足亚目 Tylopoda

?†猪形兽属 Gobiohyus

†Homacodontidae

无防兽总科 Anoplotherioidea

无防兽科 Anoplotheriidae

新兽科 Cainotheriidae

†Dacrytheriidae

骆驼总科 Cameloidea

鹿驼科 Oromerycidae

骆驼科 Camelidae

岳齿兽总科 Merycoidodontoidea

郊猪科 Agriochoeridae

岳齿兽科 Merycoidodontidae

剑齿兽总科 Xiphodontoidea

剑齿兽科 Xiphodontidae

2 全撰类 Artiofabula

2.1 猪形亚目 Suina

猪科 Suidae

西猯科 Tayassuidae

沙尼兽科 Sanitheriidae

2.2 鲸反刍类 Cetruminantia

2.2.1 反刍形类 Ruminantiamorpha

2.2.1.1 反刍亚目 Ruminantia

鼷鹿下目 Tragulina

疑刍驼科 Amphimerycidae

†Prodremotheriidae

原角鹿科 Protoceratidae

异鼷鹿科 Hypertragulidae

†Praetragulidae

鼷鹿科 Tragulidae

†Archaeomerycidae

†Lophiomerycidae

有角下目 Pecora

吉洛鹿科 Gelocidae

†Hoplitomerycidae

美鹿科 Leptomerycidae

长颈鹿总科 Giraffoidea

长颈鹿科 Giraffidae

叉角羚科 Antilocapridae

梯角鹿科 Climacoceratidae

鹿总科 Cervoidea

古鹿科 Palaeomerycidae

鹿科 Cervidae

麝科 Moschidae

牛总科 Bovoidea

牛科 Bovidae

2.2.2 鲸凹齿形类 Cetancodontamorpha

?†安氏兽属 Andrewsarchus

豨科 Entelodontidae

2.2.2.1 鲸河马亚目 Whippomorpha

鲸形类 Cetaceomorpha

劳氏兽科 Raoellidae

鲸下目 Cetacea(此处省略其下级分类)

双锥齿兽总科 Dichobunoidea

双锥齿兽科 Dichobunidae

沼猪科 Helohyidae

长尾猪科 Cebochoeridae

混兽科 Mixtotheriidae

凹齿下目 Ancodonta

河马总科 Hippopotamoidea

石炭兽科 Anthracotheriidae

河马科 Hippopotamidae

生理构造:

形态特征

现代陆地偶蹄目的第一趾完全退化,仅部分灭绝种类生有第一趾;四足的中轴通过第三趾和第四趾之间,此二趾同等发育,以对称的形态均衡地承担体重,是最发达的两个足趾;第二趾和第五趾因种类而异,河马第二、五趾的形态和功能齐全,与第三、四趾共同朝向前方支撑身体,而其他陆生偶蹄类的第二、五趾则相对细小,且悬于足后方不接触地面,并无实际功能,甚至和第一趾一样完全退化。每个足趾前端都覆有状蹄甲,具保护作用,猪形亚目和大部分反刍亚目以趾端的蹄甲着地。


河马每足四趾,功能健全


猪和大部分反刍亚目第二、五趾悬于足后,以第三、四趾的蹄甲着地

骆驼和小部分反刍亚目第二、五趾退化,趾甲未完全特化成蹄



偶蹄目胸腰部椎骨较奇蹄目为少,股骨第三转子门齿仅下颌门齿发达,上门齿小或退化以至消失,仅以硬皮上唇咬合取食。前臼齿臼齿在构造上均属高冠齿,具有适于研磨的咀嚼面。例如猪的颊齿具有隆起呈多数的小瘤状突,称为丘齿型;反刍类的牛、羊和鹿的颊齿具有前后扩展 V 字形或新月形的牙齿。

有角下目动物的头上有双角,角大略可分为 4 种类型:1. 鹿科的角具有分枝,夏初长出的茸角覆以皮肤,后经骨质化,表皮脱离、光裸,繁殖期过后,鹿角在翌年春天脱落;2. 长颈鹿的角极短小,外覆有皮肤,但角和皮从不脱落,终生存在;3. 叉角羚的角不分枝,但有小叉,角鞘每年脱落;4. 牛科的角不脱落,不分叉,外套有角质硬鞘,角的骨心和角鞘终身生长,老龄动物角基粗,角干长。

一些猪类的腋窝到腹股沟部位有两排乳房,而其他大部分偶蹄目只有一对或两对乳房。

偶蹄目是哺乳纲中多样性最高的目,最小的鼷鹿体重只有 4 千克,最大的蓝鲸可达 33 米长、190 吨重,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 。此外,河马是偶蹄目中除鲸类外体型最大者,最重可超过 3 吨;长颈鹿则是现存最高的动物,头顶距地面可超过 5 米。

关于鲸类的形态特征,另见主词条鲸目

消化系统

反刍亚目和胼足亚目的骆驼科具复胃

上一篇:骆驼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