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爱的动物园 > 爬行动物 > 蜥蜴目
蜥蜴目
双冠蜥
发表时间:2021-12-21 08:59:04

双冠蜥是背鳍蜥属的一种蜥蜴,背鳍蜥属中只有此种为鲜绿色。这种鲜绿色的蜥蜴身上通常有浅蓝色或黄色的斑点。在头上有两个鸡冠状突起。

双冠蜥.jpg


中文名
双冠蜥
外文名
Plumed Basilisk
拉丁学名
Basilicus plumifrons
动物界
背鳍蜥属
分布区域
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









基本信息

学名:Basilicus plumifrons
科名:美洲鬣蜥科。
产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地。
寿命:10~12年
体长:60~70厘米。
饲养温度与湿度:温度,昼30~33℃;夜25~28℃。相对湿度70%~90%。
食性:昆虫、小鱼、饲料鼠等。
主要特征:成年后维性的头部、背部及尾部均有明显发达的骨质棘支撑的脊突,全身呈绿色。

饲养:可参照长鬣蜥。双冠蜥性格较神经质,不适合上手把玩,以观赏为主。

形态特征

背上及尾巴有3个由骨质棘支撑的脊突,只有雄性背上才长有帆状背鳍。眼睛内有亮橙色的虹膜,尾巴很长,可在爬树时或奔跑时平衡,脚趾很长,可用后肢站立快速行走。


生活习性

栖息于热带雨林,树栖。卵生。
双冠蜥是标准的热带雨林爬虫,需要高温多湿的环境,由于它们多栖息在濒河的树木上,因此环境的湿度非常高,可以达到75-100%。在人工环境中饲养,湿度控制就成为最重要的关键。双冠蜥共有四个亚种,最常见的就是棕双冠蜥(Basiliscus basiliscus),其次是条纹双冠蜥也叫红双冠蜥(Basiliscus vittatus)和西部双冠蜥(Basiliscus galeritus),最后是绿双冠蜥(Basiliscus plumifrons)。严格来说,只有绿双冠蜥头冠分为两片,是明符其实的双冠蜥其他三种都是单片的。由头冠的形状就可以分辨各个亚种。当然,头冠和背上的鳍都是只有雄性个体才有。西部双冠蜥因为数量很少,市面上很难见到。人工繁殖的个体通常头冠和鳍部都比野生的小,体色也比较黯淡一点。
虽然只要条件适合,双冠蜥的饲养难度并不高,不过因为它们生性比较胆怯,容易受惊吓,与饲主的互动程度也比较低,所以并不适合喜欢把玩宠物的人饲养。双冠蜥喜欢栖息河岸的树木 西部双冠蜥上,遇到威胁可以立刻跳进水中水遁,它们在地面上多以后肢奔跑,由于体重轻,后肢粗壮发达,后脚掌不但特大,而且脚底有特殊的鳞片可以发挥滑水板的作用,使得双冠蜥可以在水面上奔跑很长的距离,然后才沉入水中快速游离危险。所以在饲养环境上应该尽量符合这个特点。与水龙的饲养环境很类似。
双冠蜥也是典型的日行性树栖型蜥蜴,饲养缸以高度为主,设置枝干和绿色盆栽,底部可以放置较大的水盆,底材可用树皮屑或无菌土,UVB加温灯也是必需的设备。由于雄性的领域性颇强,不能有两只雄性共处一缸。在食性上属于虫食性,可以喂食蟋蟀,面包虫,小鼠,小鱼。在野外双冠蜥有时是会捕食鱼类的。
成体在雌雄的辨别上并不困难,雄性体型较大,又拥有头冠和背鳍尾鳍,不过在繁殖上难度比较高,最主要就是在于湿度的控制上,其他如日照时间和温度也都要配合得当。像棕双冠蜥就需要更高的湿度。将雄性和雌性分开饲养一段时间可以增加成功交配的机率。在成功交配后约4-6周,雌性会在地面掘洞产卵,每窝可产15-17颗软壳蛋,每季可以产卵4-5次之多,可以算是多产蜥蜴。
孵化温度应保持在摄氏28-29度,约8-10周可以孵化,孵化后的幼体最好留在孵蛋器中直到卵囊吸收后才移到个别饲养缸中。幼蜥在一年半到两年之间可以成熟,不过雄性在六个月左右就会出现争斗,最好分开饲养。幼蜥还有一种独特的避敌绝技,就是装死,这在其他蜥蜴并不多见。如果饲养得当,双冠蜥可以活上15-20年之久。
双冠蜥

双冠蜥

这种可以在水上奔跑的小蜥蜴一般俗称为basilisk lizard,中文译名为羽毛或双冠蜥蜴,也有直译为蛇怪蜥蜴的。国外也有称为耶稣蜥蜴的。








行走原因

为了能在水上奔跑,双冠蜥蜴后腿上长着长长的皮脚趾,能够在水中展开,增加表面积。当它们迅速摆腿,它们把展开的脚用力蹬水,如果保持了速度,那么所产生的小气涡能让它们不沉入水里。这样它们能在水面前进大约15英尺(4.5米)或者更长距离。

上一篇:褐冠蜥
下一篇:绿鬣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