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鬣蜥科、沙蜥属爬行动物。背鳞和腹鳞有强棱。无腋斑。须、胸、腹部常有黑点所成的斑块。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营穴居生活,一般筑洞于较板结的沙砾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砾石下者。食物主要是各类小昆虫,例如蚂蚁、鼠妇、瓢虫、椿象等等。属于卵胎生动物。
- 荒漠沙蜥
- 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 娃娃蜥,四脚蛇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爬行纲
- 有鳞目
- 蜥蜴亚目
- 鬣蜥科
- 沙蜥属
- 荒漠沙蜥
- 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
- Strauch,1876
- Deserttoad-headed agama
形态特征
荒漠沙蜥背面褐色,背脊中央自颈到后肢常有一浅色窄纹,两侧有4-5列黑色横斑,其间杂有细纹及白色圆点。眼间有2对半月形黑色横纹,老年个体的背斑常在背脊部及腰侧各成一条宽阔的波状黑带。颖部至颈侧有一黑色斜纹。无腋斑。四肢背面饰有黑色横纹。雄蜥于颊、胸、腹部常有大形黑斑,雌蜥除颊下有少量黑点外,腹面全为黄白色。尾背前部有3列纵斑,往后渐成大而对称的一对黑斑。腹面有2-3个黑色半环,尾梢黑色。幼蜥腹面黄白色,无黑点或斑块。尾的腹面橘红色,与黑环交错相间,尾梢腹面黑色。
栖息环境
荒漠沙蜥是中国西北诸省荒漠中较为典型的优势蜥蝎。栖息地的海拔在1 000-1 500米,气候极其干旱,植物稀少,常见的有琵琶柴、猪毛菜、白刺、梭梭、怪柳等。同栖一地的还有隐耳漠虎、虫纹麻蜥、荒漠麻蜥、沙蟒和黄脊游蛇等。洞口半圆形,宽20 -25毫米,高10-20毫米,常被粗沙或土粒掩盖部分洞口。
生活习性
荒漠沙蜥是营穴居生活,一般筑洞于较板结的沙砾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砾石下者,洞穴挖筑于向阳的沙地处,在梭梭林中的白刺包之间活动。在野外,沙蜥的食物主要是各类小昆虫,例如蚂蚁、鼠妇、瓢虫、椿象、步甲、甲虫及昆虫的幼虫等。
分布范围
繁殖生长
荒漠沙蜥卵胎生,在5-6月为交配繁殖期,产卵洞穴的土质松软,洞温18-20℃,洞内土壤含水量为5.6%-21%。雄蜥的精巢体积在出蛰后的4月份增大到全年的最大值55.2毫米,接着因进入交配期而日益缩小,直至8月结束繁殖期,再次逐渐增大体积。荒漠沙蜥在宁夏地区的产卵期主要在6、7月,也可延续到8月上旬。怀卵数多达4-7枚,每年产卵1次,仅1-3枚,多数为2枚,仅少数个体较大的沙蜥偶产3卵的现象。卵径(17-20)毫米x(8-10)毫米,卵的平均重为0.75克,卵壳柔软、半透明的革质。卵经30余日孵化后,幼蜥于?,月份大批孵出,其体长为28-33毫米,尾长37-43毫米,体重0.1.克。幼蜥尾下橘红色,与黑环相间,到体长递增超过5毫米后,即随同红色消失则达性成熟期,并能参与繁殖活动。 荒漠沙蜥的腹面黄白色,然而在阳光照晒下或用手抚摸后,即于须下、胸腹部逐渐出现黑色,最后形成大片黑斑。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无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