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鹿豚(学名:Babyrousa babyrussa):体长1.2-1.4米,体重43-100千克。雄性大于雌性。有一个圆桶形的身体,鼻子稍尖,相对较长。皮肤粗糙,经常有大的褶皱或皱纹,呈灰色到褐色,下体变浅,几乎没有毛发,四肢细而长。有4枚獠牙,下獠牙突出唇外,挡在眼睛前方。上獠牙从口腔中向上长,穿出上颚骨和脸部,雄性的獠牙长度可达30厘米,适合雄性打斗。雌性上獠牙很小或没有。
雄兽用下獠牙打斗,并且摩擦树干以保持獠牙锐利。雌兽和幼兽组成最多8只的族群,一起生活;雄兽则多半独居。该物种善于游泳,会游过岛与岛之间的海峡,到其他岛屿觅食。布于印度尼西亚的敏莪里岛、塔利亚布岛和布鲁岛。
毛鹿豚
拉丁学名 Babyrousa babyrussa
别 称 摩鹿加野猪、巴比鲁萨猪鹿、马鲁古鹿豚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 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哺乳纲
亚 纲 真兽亚纲
目 偶蹄目
亚 目 猪形亚目
科 猪科
亚 科 鹿豚亚科
属 鹿豚属
种 毛鹿豚
亚 种 无亚种
物种学史
2002年,猪科鹿豚属的三种活的野生鹿豚亚种被提升为不同的物种。 从苏拉威西中部的伯拉巴图鹿豚(Babyrousa bolabatuensis)开始的第四种现已灭绝的鹿豚形式,显示了与毛鹿豚相似的一些头骨,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未知的。 虽然毛鹿豚保留了原始的科学名称,但人们对这个物种知之甚少;大多数科学文献在2002年之前使用名称“鹿豚”(Babyrousa babyrussa)实际上是指“苏拉威西鹿豚”(Sulawesi babirusa)。
形态特征
毛鹿豚体长1.2-1.4米,体重43-100千克。是头骨形状最小的野猪。雄性大于雌性。有一个圆桶形的身体,鼻子稍尖,相对较长。皮肤粗糙,经常有大的褶皱或皱纹,四肢细而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它们拥有两对獠牙,这4枚獠牙在眼睛斜前方弯曲向后,其中下獠牙如野猪,突出唇外,挡在眼睛前方;上獠牙从口腔中向上长,穿出上颚骨和脸部,上獠牙不进入口腔,而是向上生长,穿过口鼻部,并且向后弯曲至前额,雄性的獠牙长度可达30厘米;这些上獠牙通常发散或彼此平行。与其他野猪物种相比,獠牙往往更小,更细,上部犬齿更接近鼻子的末端,之间的间隙更大。从侧面看时,下部獠牙穿过上面的獠牙。上獠牙十分易碎,且牙根松动,但是下獠牙却十分强硬,适合雄性打斗。雌性上獠牙很小或没有。
整体颜色呈灰色到褐色,有一层明显的浅棕色或金色毛发(估计长3-5厘米)赋予身体淡黄色调。与这些金色毛发混合的是黑色或黑色毛发,这些毛发的突出程度因个体而异。雌性可能比雄性更黑。下体变浅,几乎没有毛发。尾巴末端有一簇突出的簇毛。
近种区别
通过形体和皮毛容易识别,毛鹿豚有一些很明显的毛发,不像苏拉威西鹿豚的无毛外观。 与托吉安鹿豚相比,毛鹿豚体积更小,毛发更密集,下体不苍白。
栖息环境
该物种生活在远离人类居住的丘陵地带。喜欢潮湿的森林和靠近河流和湖泊岸边的灌丛,栖息在的河流和池塘的热带雨林中,水生植物丰富的地方,会避免出现在茂密的灌木植被。仅限于高地森林和山地地形,远离人类居住的地区。
生活习性
昼夜性,主要在早晨活动。大约一半的时间都是躺着,通常是睡觉。会快速奔跑,经常在海里游泳到达近海岛屿。建造稻草巢,并在泥土中打滚。与其他野猪不同,下面的獠牙为了保持锋利,雄性毛鹿豚会在树上积极磨牙。当它们兴奋时,会发出“嘶嘶”的叫声。
不会像栖息在岛上的其他野猪那样摧毁庄稼。 最常见于早晨和傍晚。与其他野猪一样,会在水坑和河流中浸泡和打滚。具有快速上坡和良好的游泳能力。虽然通常很安静,但主要的发声可能类似于其他猪的咕噜声。雄性上部犬齿上的獠牙磨损模式表明正面打斗可能在个体之间的侵略性遭遇中发挥作用。旧报导中曾经记载雄性会将它们的獠牙钩在树枝或藤蔓上,以帮助它们站在后腿上睡觉,是否确实发生过这种情况似乎令人怀疑。
成年雄性毛鹿豚主要是单独行动,而成年雌性通常在小家庭中发现,这种以家庭为单元的小群,大多数组由5只或更少的动物组成,通常包括少数幼仔和或亚成年毛鹿豚。像其他野猪一样,它们非常会发出低呻吟或咕噜声,但词汇有限。 与其他野猪一样,毛鹿豚尽管它们会以各种方式标记它们的家园,但不被认为特别具有领志性。 例如,已经观察到圈养的成年雄性从事“耕作”。当放入空的,充满沙子的围栏时,它们会将自己的鼻子深深地放入松散的土壤中,跪下并在胸前向前滑动。在“耕作”时有大量的垂涎下落,这表明这种独特的行为具有气味标记功能。
毛鹿豚与大多数其他的野猪一样是杂食性动物,野生和圈养的个体都消耗各种各样的叶、根、果实和动物物质,包括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在苏拉威西岛,它们会造访火山区并舔食盐,喝水并摄取土壤中的盐分,从解剖消化的角度来看,毛鹿豚是最有可能是用非反刍动物的前胃发酵食果。据报道,它们的下颚和牙齿足够坚固,可以很容易地破碎非常坚硬的坚果。然而,由于鼻子中没有延髓骨,所以毛鹿豚没有表现出其他野猪典型的掘根行为。它们将口鼻伸进软沙以及潮湿,泥泞的土壤中寻觅食物。主要吃树叶,落叶和真菌,也吃块茎和水果。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在苏拉群岛的两个岛屿敏莪里岛(Mangole)和塔利亚布岛(Taliabu)和布鲁岛(Buru)。原分布于苏拉威西岛的物种已经灭绝。
繁殖方式
在同一地区的雄性中,毛鹿豚的交配系统被描述为“流动优势等级”。雄性利用它们的獠牙与其他雄性争夺与几个雌性交配的权利。雌性毛鹿豚的妊娠期为150-157天,每胎产1-2只。 幼仔体重在380-1050克之间。 通常出生在一年的最初几个月的幼仔,比其他野猪的幼仔更加早熟,在出生后3-10天开始吃固体食物,成熟期6-8个月。在1-2岁时达到性成熟。 在圈养中,毛鹿豚可以活24年。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8年 ver 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 附录Ⅰ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由于该物种的分布受限(发生的程度小于20,000平方公里),因此被列为易受伤害的,仅限于苏拉群岛和布鲁两个岛屿,曾经分布的第三个岛屿敏莪里岛剩余部分几乎等于消失殆尽。 大部分的苏拉群岛最大的塔利亚布岛仍然是森林覆盖的,但低地森林被大规模采伐。布鲁北部的森林已经在沿海低地退化和清理。
野生种群估计约有4000只,分布在几个岛屿上。 除了人类,它们还被野生和家养的狗所捕食。
濒危原因
大规模的商业伐木和轮作对这一物种构成了重大威胁。该物种的数量一直在下降,主要是因为伐木和土地转化造成的栖息地丧失,以及在某种程度上是在一些地区,当地非穆斯林村社区因为瘟病继续捕杀野猪。预计栖息地质量和成熟个体数量在某种程度下将持续下降。
保护措施
尽管有长期的法律保护,但过多的狩猎和栖息地丧失导致了毛鹿豚种群的大量减少。1931年,根据印度尼西亚法律,毛鹿豚获得了全面保护。
其余的布鲁岛雨林有两个保护区,贡恩·克尔帕特·穆达保护区(Gunung Kelpat Muda)1380平方公里和和韦阿波保护区(Waeapo)50平方公里。在塔利亚布岛还有一个塔里亚布岛保护区(Pulau Taliabu)700平方公里。贡恩·克尔帕特·穆达保护区位于该岛的中西部。具有根据当地习俗继续成为动物保护区的额外优势。
该物种在动物园中一直很少见,但似乎在人工饲养中很容易繁殖。 最大的育种组织在印度尼西亚泗水的动物园。 斯图加特动物园负责协调一项针对野猪的欧洲养护育种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