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蛇蜥(学名:Ophisaurus harti)是蛇蜥科、蛇蜥属爬行动物。体肥壮,头顶被对称大鳞。额鳞最大,近盾形,前尖后宽。额鳞前与1对近菱形的前额鳞相切。鼻鳞1枚,外鼻孔开口于鼻鳞中后部。颊鳞11-12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排列不整齐。上睫鳞5枚,眼周和眼睑上被大小不一的光滑鳞片。颞鳞12枚(4+4+4),排列整齐,由眼向后方呈放射状排列。鼓膜内陷,外耳孔小。吻鳞近三角形。喉、颈和腹部为光滑的圆形鳞片,呈覆瓦状排列。颈背向体背背脊处鳞片逐渐出现鳞棱。体背鳞片后缘平截,向后逐渐变为凹缺。体背和尾背鳞片排列整齐,横竖成行,粗看如同许多小方块。体色变化较大,体背有浅褐色者,亦有乳白色的,雄体背中线两侧有17-20余条不对称的翡翠色横纹及玛瑙色、黑色点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自腹侧延伸至尾端。雌体背部无鲜艳的色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起自头后延伸至腹侧。体腹面色较浅,无斑。幼体体侧自外鼻孔经眼睛、外耳孔到尾尖的整个体腹呈黑色。头顶具2个醒目的黑色圆斑,似一对大眼睛,体背两侧具两纵行稀疏的小黑点。以后逐渐出现黑色背脊线,背脊线两侧形成19-20个不规则的横纹。
- 脆蛇蜥
- Ophisaurus harti
- 金蛇、金星地鳝、碎蛇、蛇蜥、土龙
- 动物界
- 脊索动物门
- 脊椎动物亚门
- 爬行纲
- 有鳞目
- 蛇蜴亚目
- 蛇蜥科
- 蛇蜥属
- 脆蛇蜥
- 无
- Hart's glass lizard
- Boulenger,1899
- (IUCN 2009年 ver 3.1)——无危(LC)
形态特征
栖息环境
脆蛇蜥营地下洞穴生活,栖居于300-800米的山林、草丛、菜园、茶园的土中或大石下。栖息环境温暖潮湿,地面植被覆盖率高,土层厚,土质肥沃而疏松,以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好的沙壤土为多。地下活动距地面深浅随土质条件和地下饵料多寡而异,一般距地面20-40毫米,无固定的洞道和洞室,亦常到地面活动,多见于农田边或路边草丛、灌丛中,亦见于溪边、农舍附近阴湿处和树林的枯叶下。
生活习性
脆蛇蜥在10月中下旬,当气温下降到13℃左右时,陆续进入冬眠。当气温降至8℃以下,进入深眠。雌体和雏蜥在产卵洞穴内越冬,雄体在50-60厘米深的越冬洞中越冬。洞穴多匿藏在草根、树根下,隐蔽、向阳而背风。洞道斜下,内径约6厘米,末端洞室长圆形,内壁光滑,内径7厘米×9厘米,高约6厘米,仅能容下身体。第2年气温升至13℃以上时,陆续出眠。刚出眠时仅中午在地面活动,夏季在上午8-10时,下午3-5时到地面活动觅食,中午多不出来。雨天不外出活动,雨后天晴活动较多。善游泳,动作似蛇。不论是成蜥还是雏蜥,泄殖腔内均能放出一种特殊的臭味,雏蜥更为敏感,可能与逃避敌害和寻求异性有关。活动时,成蜥时常发出微弱而尖细的叫声。多捕食蚯蚓、蜗牛、小蠕虫和各种小昆虫。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和越南。在中国分布于四川、湖南(大庸、衡山和宜章)、云南、贵州、江西、安徽、江苏、浙江(杭州、临安、建德、余姚、开化、江山、泰顺、遂昌、龙泉、庆元、景宁)、福建、广西和台湾。
繁殖方式
5龄以上(头体长大于149毫米)的个体才达到性成熟。平时雌雄分散活动,进入繁殖季节才在一起,交配前雌雄个体有追逐现象,雌体在前,雄体在后,忽左忽右爬行。交配后又各自分开,雌性即寻找适宜的场所筑巢产卵,每次产7-9枚,卵呈白色,椭圆形,卵壳革质。卵径为(24-25)毫米×(16-17)毫米,卵重3-4.5克。卵一般产于距地面20-30厘米深的洞穴内,穴高6-8厘米,穴底近圆形,直径9-10厘米,平坦而疏松,雌体身体盘曲,将卵围于其中。卵在雌体保护下,经22-25天即可孵化。据陈壁辉(1991)报道,脆蛇蜥的卵在室内孵化,气温在24℃±2℃下,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70%左右,能正常孵化,温度低于20℃,土壤相对湿度低于50%,则延长孵化期或不能孵出。刚出壳的雏蜥体被羊水,几分钟后即干,平均体长40-50毫米,头长约8毫米,头宽约6毫米,全长约60-70毫米,体色与成体完全不同,上颌缘中央有一极小的卵齿,出壳后2天即消失,刚孵化的雏蜥基本无视力,不时伸出深色的舌,喜群居,动作敏捷。
保护现状
主要价值
脆蛇蜥能捕食害虫。全蜥干制后成中药材,有祛瘀消肿,接骨生肌,祛风湿作用。可治跌打损伤、骨折、关节疡肿、神经痛和痈肿、小儿疳积。也可用鲜品同瘦肉蒸食,治小儿虚赢、疳瘦的功能。